文章内容

财会入门需要苦练的三样功夫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大学扮演着“手机软件灌装厂”的角色。在4年的时间里,大学向学生的大脑灌装会计知识,然后把他们推向人才市场。

和手机灌装不同的是,大学培养的会计系学生差异化明显,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高低悬殊,既有Offer拿到手软的,也有毕业还找不到工作的。

怎么能够“赢”在起点,我们谈谈会计学生需要苦练的三样“校园武功”:

好性子

找好榜样

准备“证书”这块敲门砖。



一、磨性子,喜欢是需要培养的


平心而论,大概没几个选择会计专业的人是真的喜欢这个行业。
我的大学时代,班里90%以上的同学对会计不感兴趣
前段时间,我在北科大会计系讲座,做了一个小测验,让喜欢会计的同学举手,全场150多人里只有2-3个人举手
为什么这样呢?
可能因为会计本身确实挺枯燥的,纯数字,重复度高。而人的天性是好奇、喜欢新鲜感。一次性看1张EXCEL表还好,但要一口气看完100张,不少人就要崩溃了。
那么,如何学习这门枯燥的学科呢?
我的经验是,就像武术学习的第一步是扎马步一样,会计学习的第一步就是磨性子磨得你慢慢喜欢上会计,磨得你能坐得稳,呆得住。
这个过程对于我来讲也是非常地痛苦,大学时代最初接触会计这门学科时,我差点不及格。
后来我做了两件事,慢慢让自己适应了会计工作的枯燥:
第一,去计财处勤工俭学,做重复类的办公室工作。
有半年的时间都在订凭证,这个我在《连狗都不如,我的会计启蒙史》那篇文章中有讲过,大家可以去看。自从打磨好性子之后,财会专业课的成绩就好了起来。
第二,去SOHO中国财务部实习,做重复类的外勤工作。
当时我有一个任务就是办理几十家企业的工商年检,每天跑工商年检,跑遍了北京的各个区。那个时候,工商年检相对落后,都是线下的,需要拿着审计报告去,找工商局说好话。
当时工商局的办事人员,很多都是当兵出身,也不懂财务报表,有时还会有一些特别无语的规定,比如说没有收入但有利润的企业不能过当时,我刚好办的是一个投资公司,就有不少投资收益,就属于这种情况。
没有办法啊,我得去一个个磨,一个个解释,一个个走流程,把这个年检做完。
那个过程,是相对痛苦和无聊的,但能把你的性格中的不踏实、跳脱这些成份都给磨平。看起报表,就像老僧入定一样,能专注在报表上,快速分析数据。
时间长了,你会在数据背后发现一个鲜活的商业世界,也就不再感觉枯燥了。
不过,不见得所有人都能像我一样,能度过磨性子这个枯燥的阶段。
如果磨性子进行了6个月之后,你仍然无法忍受会计的枯燥,建议你别干这个行业了,早点转行
因为这样持续下去的话,你的性格会和会计工作拧巴着,不舒展,很容易出问题。
我身边就有朋友,之前在大所做审计工作3年,然后又去企业做了一段时间财务,最后实在抵抗不住财务工作的枯燥,转身学了司法,跟随老公做了律师,现在混得风生水起。图片
关于这个话题,也不光是大学生才有,我们在招聘一些初级员工的时候,也会特意交给他们一些重复类的工作去做。
比如检查审计报告、格式有没有对齐、直不直、加减乘除对不对,这些工作对于初级员工来讲都是一种磨砺。
持反对意见的人会说,这些工作机器都可以做,还要人干不是浪费时间吗?他们看到了这类工作的枯燥,却没有看到这类工作对职业性格养成的积极作用。
磨性子第一重要,因为它是会计行业的一个性格基础。


二、找到职业榜样,寻找向上的力量


如果性子磨好了,你就有了从事财会行业的性格基础,但是这只能说明你适应了这一行,但是想要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更好,你还需要从工作中找到乐趣和价值感。
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呢?
因为我发现,很多年轻人选择会计的时候是奔着它的稳定去的,但是学不多久就开始抱怨它的“一眼就能看到未来”,或者是觉得会计就是程序化地做报表,没有挑战,没有价值,也就慢慢地没有了精进的动力和方向,很多珍贵的大学时光被白白消磨掉了。
但事实上,不是会计工作真的没有价值,而是我们很多人对会计工作的理解太狭隘了,而如何摆脱这份狭隘,我的建议是找到自己的职业榜样。
说说我的故事吧。
我的职业榜样是SOHO中国的CFO王少剑,他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帮助潘石屹成功上市,把SOHO中国这个家族企业打造成了一家上市公司。对于一个资本密集性的房地产开发商而言,充裕的资金和融资渠道对于商业成功意义深远。离开SOHO中国后,又利用相同的方法,帮助熔盛重工完成了上市。

作为一个谋士,作为一个辅佐类的角色,他通过别人的成功实现了自我价值,利用力量帮助企业家开启更大的商业版图。
他也让我开始相信财会专业的伟大力量,开始真正建立对财会专业的信心。
这也是我后来创立明朴的原因之一,我希望能够在帮助企业家实现商业成功的过程中,创造属于自己的那一份价值。
那么,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榜样呢?我有三点建议:
第一,找到精神榜样
类似阿里巴巴的张勇这种,但不要学他,这种人你很难学会,也没法学,但他们能告诉你财会人的能量有多大,是一个上限,会让你对未来充满想象。
第二,找到身边的榜样
和你家庭背景、成长环境、专业背景差不多的人,比如师哥师姐,他们趟过的一些坑都有实用意义。大家基本面都差不多,他们能成功,大部分原因是路子选对了。所以照着他们的路子走,一般来讲,不会出太大问题。有了榜样之后,你会有一种成为他们的冲动和意念,这种内在力量会帮助你克服很多困难。
第三,如果你在身边找不到合适的榜样,建议你跳出身边的环境和朋友圈
比如:学校假期,多参加实习,认识更多业内人士。毕业之后,建议到更大的专业平台锻炼(比如:大型事务所),而不是在一个封闭的财务部当出纳,在专业平台更容易找到榜样,找到发展方向,获得高质量的同行圈子。


三、专业证书,财会行业的敲门砖


关于专业证书这个话题,我提过很多次,很多人会讲,你不是说“无证神功”厉害嘛,干嘛又要讲证书了?也有人会说你“站着说话不腰疼,你考完CPA了(中国注册会计师),才说证书不重要”。
其实,我没有说过证书不重要,反而认为它是非常重要的
换一个角度想想,外行如何快速判断一个会计的专业能力?
其实很难,会计专业不像销售,能很快靠结果说话,老板也没有能力挑报表的错。所以到最后,大家就比证儿。你要是有CPA的证,老板/HR会觉得你能力强。
初级阶段确实是这样子的,如果不是CPA,可能大家就对你的信心就会降低一些。如果你是CPA,可能会高看你一眼。刚入行的会计人,一般只负责一小块工作或者只是看书,对外拿不出什么像样的作品来证明自己。不像行业老兵,可以讲讲XX的IPO是我做的,或者XX的并购是我处理的。
刚入行的时侯,我建议大家考个证,越早考完越好,比如说28岁之前
没有证书,一方面会缺乏一个成体系的知识框架;另外一方面,别人会觉得你水平不咋滴。
但考完证书后,就不要考更多证书了,因为证书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性价比最高的证书还是CPA,报名费便宜,认可度又高;手里有了一点钱的,可以考考CFA、ACCA,能有效提高会计英语。
关于证书这块,当前的行业问题,不是说大家不知道考,而是说大家考得太晚,占用了职业发展层面的时间,所以我们在这里强调早考
讲完会计入门学习这个话题后,我们之后会谈一下毕业生到会计专业人士这个转换期的职业话题,欢迎大家留言,我们一起讨论。


电话 :010-86462687
邮编:100010
hr@mingpucpa.com(简历接收)
support@mingpucpa.com(服务支持)
北京 | 上海 | 西安 | 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