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领导财务团队走向成功:价值整合与价值放大

前面的一系列文章我们都讲的是财会人作为个人,如何成长,更多的是在讲如何修身


后面的文章,我们将着重讲如何齐家,也就是说当你成了财会干部、开始管理一个财务团队之后,你需要注意的一些重要问题。当然练好“修身”功夫,是我们“齐家”功夫的基础,跳跃发展的成功案例不多。

在大多数职场环境里,财会干部是从基层一点点干起来的,比如写个分析报告,申报下税收。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些财会干部都扮演着价值实践者的角色,通过直接完成具体工作来创造价值。

通过长期的工作与磨合,逐步和上级建立起信任关系之后,这些人被提拔为干部。
但在转为管理岗的初期,他们往往并不习惯。

为什么会不习惯呢?
因为从基层员工到团队管理者,涉及到一个非常关键的自我定位转变:
从直接的价值创造者,发展成为价值整合和价值放大者。

我们今天来讨论一下这个话题。


为什么要做价值整合和价值放大?


前面我们已经说到,在成为财会干部之前,我们大多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价值。
这些工作通常价值比较少,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在成为财会干部之后,我们通常需要利用他人的双手来创造价值,我们不再直接参与价值的创造过程。

既然不再直接参与价值的创造,那我们要干些什么呢?
答案是,价值的整合与放大。

那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做价值的整合与放大?

从团队角度来讲,鸟无头不飞,蛇无头不行。
没有好的领导和组织体系,一个财会团队很容易陷入无序状态,各干各的,在较低层次循环,很难发挥出团队的协同价值。

这样的案例经常出现,比如很多老板不愿意招工资较高的财务经理,会选择招一批同级的会计,一个偌大的财务部没有一个头,或者索性让其他业务高管兼任。
这样的情况之下,会计们各自为政,比如A会计记了两三个公司的账,B会计记了两三个公司的账,互相之间没有检查,也没有配合。
当问到公司整体的财务情况时,没有一个人清楚。
在这种情况之下,10个人的财务部和1个人的财务部没有本质区别。

从个人角度来讲,在观察了众多的财会从业者之后,我发现:
做不好价值整合和价值放大的财会干部很难再往上发展。
单纯靠出卖专业能力,只能一直在专家路线上发展,往往年薪很难突破50万。

我们经常见到的CFO年薪100万到200万,超过50万的部分,通常是人才市场对他们价值整合和放大能力的一种认可。
价值整合和放大能力的市场定价,要远高于直接的价值创造能力。


怎么做价值整合?


价值整合,是初级财会干部的必修课,核心要做哪些?
我们根据过去的观察总结了两个方面:

对内就是培养团队,
对外就是搭建良好的合作关系网络。

1

培养团队,自我退出


我们建议新上任的财会干部,一定要学会培养别人,也就是学会带人的能力。

很多人总是担心下属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总是亲力亲为,交给下属的都是些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
这种人和我们所提倡的理念恰恰相反,观察这种财会人士,我们通常会发现他的团队通常做不大,他自己也通常再难升迁。

相反,我们观察高级别的财务领导,不一定专业能力有多强,但培养属下、带团队的能力通常是一流的。
实际工作中,我们很难看到他们的影子,感觉很懒惰,实际是他们在刻意地自我退出,给团队预留更多的舞台,让他们历练让他们成功

在这里我们要提醒大家,在专业人士转为财会干部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陶醉在自己的专业能力之中,喜欢显摆自己的专业水平也看不惯下属的笨手笨脚,总喜欢代为操劳。这些看似勤劳的行为都是致命的陷阱,阻碍我们的成长。

有人可能会问,有的属下确实很笨,不自己上手不行啊。
我的建议是多花钱,换一个聪明的属下,然后帮助他成长。
自己的时间更宝贵,与其把金钱花在代为操劳上,何不把钱花在聪明人身上。

也有人可能会问,你真的不担心属下反了你,抢了你的位置?
我的建议是先想明白自己是谁:
如果是水浒传中的王伦,那你就守着自己的一亩三份地;
如果你是水浒传中的宋江,又怎会嫌弃自己的兄弟多呢?恨不得手下都是河北玉麒麟这样的角色。兄弟越多,自己的价值才会越大。

为了避免有失偏颇,在这里,我们需要强调自我退出,并不代表撒手不管,而是将精力集中在教导、示范、监督和评价层面。
在没有监督和评价体系之下,完全的自我退出,往往会变成放任自由,团队便蜕化为乌合之众。
在自我退出的同时,我们应着手建立好相关的监督和评价体系。相关的评价结果也建议与绩效考核挂钩。

2

建立良好的外部合作关系


价值整合除了内部团队的整合以外,也需要主动整合外部的相关合作资源。

除了少数上市公司以外,很少有企业会将自己的财务部做的又大又全。通常情况下,自有的财务部主要扮演着会计核算、资金管理、报表分析等偏日常的工作。
当企业需要重建财务流程、设计税收筹划方案、对外吸收融资、并购财务尽调之时,单纯整合内部资源已很难完成任务。
面对这种偶发性的财务需求时,财会干部需要借用外部力量。

这个时侯,可能会有人说,外部乙方机构一大把,直接发布一下需求信息,就会有人上钩。作为甲方,没有必要和乙方保持良好关系吧?随便拉一个乙方,不就能干吗?

作为一个乙方,我想说这种想法有些简单幼稚
我之所以这么说,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1

办好事,首先要选对人由于这种偶发性财务工作往往较为复杂,选对人就更为重要。

真正优秀的财会人是不喜欢天天跑场子,参加各种招投标的。因为优秀的财会人通常都会忙于手里的案子,一个案子还没有完,便又有老客户找上门了。
所以通过招投标才能找到的外部资源,往往不是最好的,相反往往还是最差的。

当然这也不绝对,有些案子走走招投标只是为了流程合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寻找外部资源,不属于上面所提到的情况。

反正我是不喜欢参加招投标的,作为专业人士,被人当作商品一样拿来比较,是对我们专业人士的一种侮辱。

  2、

除了乙方的专业水平外,甲乙双方之间配合的默契度和信任度将直接影响到结果而这种默契度和信任度是建立在甲乙双方成员长期合作的基础之上。

根据我们过去的经验,由于甲乙方双方企业文化,人员认知水平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往往第一次合作的满意度会显著低于第二次合作的满意度。

既然建立良好的外部合作关系这么重要,那我们需要在哪些方面建立呢?
根据以往的经验,主要就是下面三点:

  • 保持和外部融资顾问、银行、审计师、财税咨询顾问、工商代办等乙方资源之间的良好伙伴关系尊重并利用第三方的外部资源,帮助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而不要总是摆一副官老爷姿态,自己呆在一个封闭的财务王国,孤芳自赏。

  • 保持和主管税务局、工商局等外部监管机构的良好沟通关系,为自己的财务工作争取一个较好的外部监管环境,不要和监管机构较真,让外部监管机构天天光顾,能做乖孙子,就不要逞英雄。

  • 保持和同行业财会人士的一些业务交流,利用同行业财务的一些经验,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很多知识都不是写在书本上的,比如2018年文娱行业税务稽查运动,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处理,也没有人知道税务局心里怎么想。很多文娱行业的会计人士自发地互相交流,共享监管信息,从容应对了那次紧急任务。



怎么做价值放大?


在价值整合的基础上,有能力的话,我建议大家能够做价值的放大者。
这也是我对自己的一个期许,这也是我坚持利用休息时间写文章的内在动力,希望通过文字能改变一些人。
虽然现在我离这个境界还很远,但先立下这个Flag,并持续努力。

做价值放大者,一定程度上类似宗教或者教育,传递的是一种价值观,树立的是一面旗帜,通过改变更多人的思想,来创造更大的价值
比如现在的互联网平台,就是价值放大者,它通过一种共享的工具,让无数人当上了骑手,有钱可挣,让无数人当上了网约车司机,为人民服务。

价值放大需要创新精神,后面我们也会再写文章阐述怎么在财务工作中创新。就是你通过创新,来帮助这个行业实现更大价值,比如自动报税的软件、电子发票等等。
当然有人说,你讲的这些太需要技术了,我们普通人做不到,那具体到更低层面,像我这样写文章也算价值放大,做一些操作层面的思想创新,让更多财会人少走点弯路。

价值放大这块,我也刚开始做,还很难说地太具体,还属于价值观阶段,相对模糊一些。以后做明白了,我再给大家补充。


电话 :010-86462687
邮编:100010
hr@mingpucpa.com(简历接收)
support@mingpucpa.com(服务支持)
北京 | 上海 | 西安 | 天津